中国教育报:多维融合 构建工科高校美育浸润体系——js333线路检测中心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供稿单位:中国教育报 编辑发布:宣传部 日期:2024-04-08 设置

48日,中国教育报第08版,以《多维融合 构建工科高校美育浸润体系——js333线路检测中心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题,报道我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取得良好成效。原文如下:

  

在迈向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js333线路检测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勇担时代使命,全面推进美育改革与创新。以多维融合、卓越塑造为核心理念,构建了工科高校全方位美育浸润体系,实现了美育系统化、深层次、全方位融入js333线路检测中心教育教学全过程,展现了其在美育领域的创新性、前瞻性和示范性。

科学谋划 锚定美育发展新目标

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依据国家美育政策文件和发展趋势,学校经过20多年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实践,逐步强化决策层面的美育融合,出台《js333线路检测中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美育工作的发展目标、核心任务、保障措施和实施路径,将美育融入学校的发展战略。成立美育工作领导小组,确保美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质量监控,实现了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为学校美育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优化 践行美育课程新理念

学校以审美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美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审美体验+兴趣培养+创新创造的进阶式美育成长路径。建设“1+1”美育课程体系,美育必修课和美育选修课每年覆盖全校74个本科专业的1.2万余名学生。必修课面向新生开设,美育类公选课程与实践课程数量分别达到56门次和24门次,贯穿学生第二至第六学期的学习生涯,形成了完善的美育课程体系。通过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发挥工科特色和中原地区文化资源优势,极大拓展了美育课程内涵。开发一系列集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美育精品课程,如舞蹈鉴赏”“中国建筑历史与美学”“雅韵今生——中国经典歌曲演唱”等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的美育需求,确保美育课程全覆盖。

创新实践 多维融合塑造美育新典范

学校不断深化美育教学改革。通过增加课内实践学时、创办美育五个一(听一场人文艺术讲座,参加一项艺术场馆教学,欣赏一场高雅艺术表演,参加一项艺术实践活动,参观一次美育成果展)项目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实施“LECA”推进模式(教学讲座Lectureteaching、体验活动Experienceactivity、校园文化Campusculture、艺术展示Artexhibition),增强美育体验的实践性和互动性。通过提高美育思政元素课堂融入度、美育素养的实践渗透率,多维度培养有涵养、有知识、有能力的美育卓越人才。通过举办“人文艺术节”“大学生艺术展演”“人文艺术大讲堂”等活动,建设“民艺美育坊”特色项目和“经典诗词吟诵”文化育人工程,建立民俗艺术馆、非遗研究中心和非遗传承人培训基地等10余个省级以上美育实践平台,持续打造特色鲜明的美育品牌。通过开展美育浸润项目,组织音乐润童心社会实践小分队、七彩梦教育关爱服务队等,在美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跨界融合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美育新平台

学校构建专业教育+艺术实践课程+跨专业项目实践的智慧美育平台,推动教、学、管全面数字化转型。先后建设了音乐鉴赏”“音乐理论基础等多门数字化美育课程,编写多部数字化教材。打造了涵盖音乐、设计、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多个领域的实践教学项目,如机械制作工作室”“梅科尔工作室”“大学生音乐心理疏导等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不断探索工科人才培养新路径,实现了美育与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学校美育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学校获批2项国家、12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学生在各类各项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中共获得奖项3000余项,在国家、省级美育相关艺术竞赛中获得奖励560余项。

今后,学校将持续推进美育浸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依托多维融合、卓越塑造的核心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内容,为国家培养有情怀、有品质、有责任的新时代青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链接地址: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4/08/content_637523.htm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